第一年,白蠟首先疏除過多的老干。因為綠籬經過多年的生長,在內部萌生了許多主干,加之每年短截新枝而促生許多小枝,從而造成整個綠籬內部整體通風、透光不良,主枝下部的葉片枯萎脫落。因此,必須根據合理的密度要求,疏除過多的老主干使內部具備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。然后,短截主干上的枝條,并對保留下來的主干逐個回縮修剪,保留高度一般為30cm;對主干下部所保留的側枝,先行疏除過密枝,再回縮修剪,通常每枝留10~15cm 長度即可。常綠樹的更新修剪時間以5月下旬至6月底為宜,落葉樹宜在休眠期進行,剪后要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工作。
卷須類及白蠟藤本植物多用這種方式。整形時,應在近地面處重剪,使發(fā)出數條強壯主蔓,然后將主蔓垂直引至棚架頂部,使側蔓在架上均勻分布,可很快形成蔭棚。在華北、東北各地,對不耐寒的樹種,如葡萄,需每年下架,將病弱衰老枝剪除,均勻地選留結果母枝,經盤卷扎縛后埋于土中,翌年再去土上架;至于耐寒的樹種,如紫藤等,則不必下架埋土防寒,除隔數年將病老或過密枝疏剪外,一般不必年年修剪。
多用于卷須類及白蠟植物,將側蔓水平引縛,每年對側枝短截,形成整齊的籬恒形式。